他们为谁而来?
在距离杭州2500多公里的云南省,有个叫金平苗族瑶族傣族自治县的地方,那里的孩子们从不奢望能过上一个属于自己的儿童节。
他们最大的希望,就是能够一直读书。
幸运的是,这群孩子遇到了来自浙江杭州的一位好心人——方彧华。
老方今年60岁,建德市司法局原副局长。
(希望小学的新教学楼是金河镇最气派的建筑)
5月31日,方彧华和浙江星韵律师事务所主任吴清旺等一行7人来到金平,为那里的孩子送上了一份特殊的儿童节礼物。
(结对活动现场)
他们带着募集来的170余万元资金,为当地建起了一所希望小学和一所爱心卫生院。
(方彧华向校长了解学校贫困学生的情况)
他们还以助学结对的方式,和10余名品学兼优的贫困生结成对子。
跨越2500公里的爱心助学
“谢谢叔叔阿姨的资助,我们一定会更加努力地学习,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在金平金河镇十里村边境中学的结对现场,12名受到资助的孩子们脸上洋溢着幸福的微笑。
他们坚定地说,将来也会向叔叔阿姨一样,用实际行动来回报社会。
(受资助学生拿到照相机礼物后笑开了花)
为什么是云南金平?这和方彧华的经历不无关系。
38年前,22岁的方彧华在金平当兵,借住在一户农家里一个多星期。
军民鱼水情深,自己都吃不饱的农户多次把家里的鸡蛋让给他吃,这让方彧华一直记在心中。
(学生在新建的希望小学操场上开心的玩耍)
心怀感恩之情,去年,方彧华带着妻子专程来到金平看望当年送鸡蛋的农户。
当他看到农户家里10多岁的女孩因贫困不得不辍学,早早外出打工,得了肺炎也没能及时就医,骨瘦如柴,方彧华的心里很不是滋味。
他下定决心,要帮帮金平的孩子。
“当年他们把换米换盐得来的鸡蛋都拿给我吃,现在我没有理由不帮帮他们。”
(学生看到记者的照相机像看西洋镜)
回杭后,方彧华立即联系了司法行政线上的朋友,商量对金平开展爱心助学行动。
今年3月,爱心助学行动正式展开,一位企业老板得知后,更是自愿出资100万元,为金平建造一所希望小学。
(学生在新教学楼里上课)
(学生们正在进行“六一”活动排练)
(已经完成结对的学生与资助人合影留念)
跨越2500公里的爱心助学
(方彧华和邓伊情)
与方彧华结对的是14岁的瑶族女孩邓伊情。女孩家住在离金平县城约16公里的金河镇平安寨。
为了全面了解邓伊情的情况,5月31日晚,方彧华冒雨驱车赶了16公里的山路,到邓伊情家中进行了家访。
(方彧华到邓伊情家进行家访)
邓伊情是个懂事的孩子,每个周末她都要来回赶30多公里的山路回家,帮父母干大量的家务活和农活,即便如此,她的成绩十分优秀,最近一次考试取得了全年级第8名。
邓伊情说,她只有考取好成绩,才能说服父母让她一直上学,否则,就有可能会因为家庭贫困而辍学。
“你们的孩子很优秀,你们平时安排的家务活千万别影响到她的学业。”方彧华告诉邓伊情的父母,只要孩子好好学习,他们就会一直资助下去,哪怕是读到硕士、博士。
(方彧华连夜走访结对学生)
“别看这次才结对了12个孩子,其实后面还会有一批接着一批呢。”方彧华说,这一次,他要把更多学生的资料带回去,好让朋友们选择结对,好让爱心助学一直延续下去。
家访结束已是晚上9点,雨后的平安寨出现了团雾,下山急弯陡坡的道路更加险象环生,方彧华却是一脸淡定。
“这里的地形我熟,上来的时候看到下雨我就知道会这样,但家访是一定要进行的。只有深入了解了情况,才对得起每一位热心人。”
(声明:“和平树下”公益性网站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谢谢!)
本文来源:浙江法制报(点击查看原文)
图 文:陈立波
本文编审:艾宗升
本文编辑:曾祥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