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王卫星
(少将、军事科学院副政委)
(2019年7月)
广西龙州,位于我国南部边陲,其左邻崇左市江州区,南接宁明县、凭祥市,东北面与大新县相连,西北与越南接壤,扼守由YN进入中国珠江流域的第一道重要防线,是有着近一千三百年历史的边关重镇。四十年前,我作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的普通一兵,随部队从龙州水口关参加南疆反击作战,深入敌后,大幅穿插,直奔高平西南纳隆,实施为首批作战部队撤退断后、阻敌增援战斗任务。
此后四十年间,这个我与战友们出征的起点,这个南疆自卫反击作战烈士英灵的归宿地,始终牵挂萦绕着我的心。“忆起从军路,几度难入眠。”2019年端午节前夕,我携爱人专赴龙州,到烈士陵园祭奠当年曾经并肩作战、为保卫祖国母亲而长眠于此的,我亲爱的战友们!
龙州烈士陵园,地处广西龙州县上龙乡弄平村弄平屯,始建于1979年3月,占地面积22836平方米。陵园内长眠着2051名在南疆“自卫还击,保卫边疆”作战中牺牲的烈士,其中被中央军委、原广州军区授予的战斗英雄数十人,一等功臣76名,二等功臣232名,三等功1021名,军队有师、团、营、连、排各级干部和战士1982名,其中师、团级指挥员14名;地方有县长、副县长、乡长和支前民兵69名,遍布23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是广西、云南14座烈士陵园中安葬英烈最多的一座。
陵园入口处矗立着一座高达6米的烈士纪念碑,碑上战士塑像紧握钢枪,昂首挺胸,生动刻画出人民战士勇往直前、不怕牺牲的英勇雄姿。塑像基座正面镌刻着“革命烈士永垂不朽”八个大字,左右两侧则以浮雕形式描绘了人民解放军浴血奋战和民兵踊跃支前的光辉形象。
烈士纪念碑正后方的“英名墙”,是陵园于今年3月为迎接失踪英烈魂归祖国而建,墙体长10.6米,高3.95米;墙上镶嵌的322块红色石碑代表着322名失踪烈士,石碑上烈士的照片和简要生平清晰醒目,两侧挽联“为国舍命人天共仰,魂归华夏寰宇永垂”熠熠生辉。这322名烈士是在完成作战任务后,孤军回撤途中突遭敌军重兵伏击的残酷战斗中英勇牺牲的。当年,我们部队在回撤途中曾返回营救未果,由于种种原因,烈士们的遗骸一直留在异国他乡,成为我们这代军人心中难以忘怀之痛。这些烈士在与数倍于己的敌人展开殊死决战弹尽粮绝时,有的人高呼口号跳崖,有的人拉响手雷与敌同归于尽,有的人是为掩护战友凛然赴死,都是用生命保卫了祖国的领土完整和边境安全,演绎出了一幅幅壮烈的英雄画卷,涌现出许多黄继光、董存瑞式的英雄人物。他们是国家的英雄,民族的骄傲,人民的功臣。40年了,魂游域外的烈士英灵终于回到了祖国怀抱!“英名墙”落成那天,当地政府领导和数千名来自全国各地的烈士遗属、参战老兵以古老的传统,单膝下跪,面向“英名墙”,双手捧着满满的一碗老酒,在响彻云霄的鞭炮声中,洒酒祭拜,大声哭喊道:“回家啦,回家啦,回家啦……”一声声亲人的呐喊,一次次战友的呼唤,在陵园上空久久回荡!人们潮涌般地扑到“英名墙”上寻找着自己的亲人、战友……
走过纪念碑,陵园墓区内大片排列整齐的鸡血红方块墓石更让人心生敬意。每块墓石上方正中镶嵌着一颗红色五角星,右上角粘贴着用陶瓷烧制成的烈士照片,下方刻明烈士所在部队、出生地和牺牲的时间、地点和年龄。在英烈们用生命和鲜血捍卫的土地上,这上千块鸡血红墓石之下,是他们安息的英魂。他们已然长眠,但这排列整齐的墓石又似组成了一个强大而静默的方阵,代表英烈的不屈精神永远镇守着这方热土、时刻等待着接受祖国的检阅。
在英名墙和墓区,我看到了许多熟悉的名字和照片,他们让我心中那些经年不能忘却的记忆闸门一下子全部打开,几十年对战友的思念奔涌而来!战士梁英瑞,他在战斗中主动承担爆破敌堡任务,由于坡陡路滑,加之腿部受伤,几次都未能接近敌堡。关键时刻,他咬紧牙关拼命将炸药包塞进敌人射孔,当敌人将其推出来后,再次将炸药包塞进去,并用双手死死顶住,将敌堡炸掉,自己壮烈牺牲,年仅25岁。战后,中央军委追授他“战斗英雄”荣誉称号。班长朱仁义,在攻打某3号高地战斗中,头部先后两次中弹,仍冒死为全排开辟通路,手托炸药包,炸毁敌机枪掩体,与敌人同归于尽,终年22岁。战后,中央军委追授他“战斗英雄”荣誉称号。副连长王立新率领一排连续作战两昼夜,在被敌人重重围困时,王立新抱起几束手榴弹,从侧面冲入十几个越军中,与敌人同归于尽,战后追记一等功。班长耿军带领战士打光了子弹,面对蜂拥而来的敌人,抱着冲锋枪高喊:“共产党员跟我跳!”带头纵身跳下悬崖,壮烈牺牲,年仅21岁,追记一等功。电台班长殷涛,怀抱电台,拉响了手榴弹……火力组组长耿晓康,负责在前面开路,火线荣立二等功,在掩护22名伤员后撤时壮烈牺牲,年仅18岁。耿军和耿晓康烈士是同胞兄弟,是所在部队150师耿进福副参谋长的两位爱子,也是十年边境作战中上万名英烈中仅有的三个双烈士家庭之一。
郭蓉蓉是南疆战场上牺牲的唯一女兵,她是师电影队队长,主动要求上前线抢送牺牲战友遗体,不幸被敌子弹击中,残暴的敌人冲上来又点燃了郭蓉蓉乘坐的汽车,牺牲时年仅24岁,追记三等功。炮连战士黎启东,在与敌遭遇的激战中英勇牺牲,当增援部队赶到后,看到他的遗体浑身是血,身后是一条匍匐十几米长的血路,他的左手向上握成拳,伸向远方,拎着枪带的右手还紧握着一支没有了墨水的钢笔。大家轻轻地把烈士的左手抬起时,赫然看到在他的手心上,用没有墨水的笔尖,在皮肉上刻出“我要入党”四个血字。黎启东在生命的最后一刻,不忘用这样一种特殊的形式倾诉心声!正是这样一种崇高的理想,一个毕生的追求让他以身许国实现了自己对信仰的坚守。战后,上级党委追认他为中国共产党党员,以慰英灵。
一块块墓石就是一个个英雄的故事,就是一位位烈士的化身。“也许我的眼情再不能睁开,你是否理解我沉默的情怀?也许我长眠再不会醒来,你是否相信我化作了山脉……”“没有花香,没有树高,我是一棵无人知道的小草,从不寂寞,从不烦恼……”。四十年过去了,如今的我已不复当年的少年模样,但我相信战友们一定还能记得我,我静静地蹲在他们的墓石前,默默地为他们敬酒、献花、上香、烧纸,和他们絮叨着昔日的峥嵘岁月,絮叨着连队生活的欢歌笑语,絮叨着对他们的深切思念,藏不住的泪水伴着汗水一起撒在墓石和地上。爱人也是一位老兵,她在我的身旁仔仔细细地为张正武、李会安、马勤平、周清林、赵跃利等烈士擦洗墓石。当擦洗到王健烈士的墓石时,发现他牺牲时才17岁,爱人再也忍不住一直压抑的情绪,泪洒墓石,看着王健的照片自语道:“小兄弟,你是陵园里年龄最小的,还是个孩子,也许还常在父母怀里撒娇,可在战场上你是个了不起的英雄。姐姐给你擦洗得干干净净!”用手上的毛巾慢慢地把墓石上下左右擦洗了一遍又一遍。
四十年的情怀,四十年的别离,四十年的思念,四十年的煎熬,面对着亲爱的战友,我沉重的脚步久久不愿离去。亲爱的战友,你们把鲜血和青春留在了这块土地上,把荣誉和幸福留给了我们。四十年过去了,我们没有忘记你们,祖国也没有忘记你们。
“一寸山河一寸血,一杯热土一杯魂”。据统计,全国目前共有4300多所烈士陵园和纪念设施,纳入名录的烈士约190多万。共和国成立70年来,每一步征程无不镌刻着英烈们的奉献和牺牲;共和国的今天,每一寸国土无不是用英烈们的灵魂和鲜血支撑起来的。而这些英烈中,只有不足十分之一留下了姓名,无名烈士近2000万。他们虽然没有在历史上留下名字,但他们的精神将已深深融入到我们民族的血脉,生生不息,永世长存!今天我们之所以能够光彩照人,是因为我们每天都在用英雄的热血洗涤灵魂;今天我们之所以能够牢固坚强,是因为我们每天都在用烈士的忠骨铸造根基;今天我们之所以能够骄傲自立,是因为我们每天都在用壮士的雄魂建造大厦。
战友们,你们的光辉不会因岁月的流失而有些许消退,你们的精神必将随着时代的发展而日益光大,你们的遗志将由我们永远继承。今天,咱们国家强大了,人民富足了,军队强大了,我们更加缅怀你们!
清明应常祭先祖,
端午更宜拜英魂,
少年舍命戍边去,
芳华忠肠传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