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兵风采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国防情怀 老兵风采>自卫还击,他们用生命和鲜血记录下了这段不容忘却的历史
自卫还击,他们用生命和鲜血记录下了这段不容忘却的历史
作者:和平树下  上传时间:2019-03-28 15:37:12
 

文|田戈V田跃

【题记】他们虽然被称为“战地记者”,但他们却不在媒体编制内,而是一群普普通通的平时扛枪的战士,或者可以说是一群摄影发烧友,但他们却在血与火的战场上,冒着敌人的枪林弹雨举起手中的相机,用生命和鲜血记录下了这段每个中国人都不容忘却的历史!                 ——题记

一、杨健——到南疆烈士陵园坟茔间办影展

 

杨健其人其事

杨健1959年2月出生于革命老区贵州省遵义市。1978年入伍,1979年参加南疆守土卫国作战。1982年考入昆明军区“新闻集训队”深造,一年后分配到40师119团政治处从事宣传工作。

1984年,杨健又随部队参加了收复老山作战,在此期间,他经常背着相机冒着枪林弹雨深入到老山前线各个阵地采访,同战士们一起战斗、一起生活,用手中的笔和镜头,采写、拍摄了大量新闻稿件和图片,被中央和地方报刊用稿达四百多篇。杨健因此连续三年被《国防战士》报评为优秀通讯员,三次荣立三等功。同时,他还被部队授予“建设精神文明标兵”荣誉称号。随后他先后担任40师政治部组织干事、新闻干事、昆明陆军学校后训队宣传干事。1987年转业,在遵义市红花岗区人民法院工作,2003年离职任遵义某环保材料有限公司董事长,为近200人解决了就业问题。不管环境如何变化,也不管工作有多么繁忙,杨健的心中始终忘不了的还是那深深的生死战友之情……

如今30多年时间过去,这些曾经的丰功伟绩都成了压在箱底的历史,但在杨健内心深处,他一直没有尘封的是那份军人情结,以及当年战火纷飞时给他留下的那些刻骨铭心的记忆。因此,杨健把在老山前线拍摄的照片精选出几百张全部扩印到22寸,每一张照片的主人公他都反复核实,还做好装裱精心收藏。随后多次到麻栗坡烈士陵园等地举办特殊的影展!

 

他用会说话的照片传承老山精神

杨健亲身经历了那场战争,对战友的情意、对老山精神的理解和宣传,成为他人生最重要的事,那份老山情怀深深扎在心里,融入他的生命,融入他的血液。他表现出来的是那么踏实、厚重、亲切、温暖!

 

二、线云强——告诉你没见过的战争前线

线云强的家里总是离不开两种水果——苹果和桔子。有时候不是为了自己吃,而是为了一种怀念和供养。无疑这两种水果对这位参加过南疆守土卫国战争的摄影家有着与众不同的意义。

那是在1988年的春天,他永远也不会忘记所在第十五侦察大队政委任家民在发给他们每人一个苹果和一个桔子时说的话:“你们出发前,我代表大队领导,给每个人一个苹果,祝你们平平安安;给每个人一个桔子,祝你吉祥!”

接着战友们在一起并不心甘情愿地合了影,因为他们知道自己马上就要走上小老山前线,害怕这是他们的生命最后一次在胶片上定格。而当时17岁的线云强也明白苹果和桔子并不能保证战每个战友都能平安和吉祥。

▲1988年3月线云强在老山阵地

如今,这个消瘦的,当年被战友们戏称为“猴七儿”的小伙子也已进入知天命之年,线云强是幸运的,在战斗中有时他连枪都不带,腰上挂一个“光荣弹”就在战场上窜来跳去。因为他的偶像美国著名战地摄影记者罗伯特·卡帕这样说过:“如果你的照片拍的不够好,那是因为你离炮火不够近。”而卡帕本人在短短的一生中参加了五次战争,在印度的热带丛林中他踩了雷,就在他的身体自下而上被撕成碎片时,他本能地按下了快门。线云强每次穿过雷区时就会幻想自己的身体变成碎片的情景,奇怪的是除了紧张居然还有一种兴奋。

有一次他真实体验了一把幻想中的感觉:他穿过雷区绕到火炮阵地时,刚举起相机,一股强大的气流夹杂着石块就向他撞来,那一瞬间他没忘按下快门。过了一会他抬起了头,发现自己还活着,更让他庆幸的是相机也安然无恙。

 

那些牺牲的生命

对于线云强所在侦察大队牺牲的战友,多年后他仍然如数家珍:“副连长陈学民、张凤生、二排长唐道权、战士于会勇、李厚亮、闫守波、王玉振······”

在一次战斗中,二排长唐道权身负重伤,被敌人包围。为了让战友们快速撤离,他拉响了“光荣弹”。敌军将其埋在阵地下方,用机枪昼夜看守。中方在枪林弹雨中抢回了唐道权的遗体。而此时距离唐道权烈士的死亡已经整整30天。在带回遗体撤退的路上,大家都沉默不语,线云强用相机记录下了这一路上沉默的悲壮······

▲1988年线云强在老山前线麻栗坡烈士陵园。

1989年线云强所在部队的战斗任务终于结束了,在凯旋酒宴上,当线云强和活下来的战友看到一个个鲜活的生命被夹在扁扁的相框里时,都哭得泣不成声。

而线云强用相机记录下那一刻的同时,突然觉得自己作为战地摄影师责任重大,记录战争画面,不仅仅是为了彰显战争的残酷,不仅仅是为了突出英雄的豪情。也是在拷问生命的价值和战争的意义。

想到这里,他再次按下快门的时候就有了一种庄严的仪式感。正是这种仪式感和对拍摄对象的尊重,让他的作品总是拥有一种与众不同的鲜活的生命力..... 

三、刘丹旗——一幅幅战场照片让人泪喷

 

刘丹旗在部队凯旋时在文山凯旋门前留影 

老山作战纪念馆内展出的多幅由刘丹旗拍摄,此版最上幅为刘丹旗与刘丹丽兄妹战场照片。 解放军报》林茂兰摄影

1979-1989年对敌自卫还击和边境防御作战期间,全军许多专业摄影师和基层摄影人员,不怕流血牺牲深入血与火的战场,拍摄了大量反映我军指战员继承和发扬光荣传统浴血奋战的战斗场景,坚苦卓绝的战地生活和与人民群众血肉相依的战地摄影作品。真实记录了许多生动感人英雄事迹和珍贵的历史资料。充分表现了我军指战员真挚凝重的爱国主义热忱、英勇顽强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和一往无前的硬骨头作风。

在这些不拿枪支拿相机的战场”影士“中涌现了许多英雄功臣。1军1师宣传干事刘丹旗就是这些”影士“中的一员。

纵观全军战地摄影作品的成果,以及对社会反馈形成的影响,刘丹旗结合自己随部队参战执行战地摄影任务的体会和教训,认为凡具有较深刻思想内涵和较好的艺术形式的战地摄影作品,都是从时代的高度,表现了当代军人的博大胸怀、坚定的信念、执着的追求和无私的奉献。从而较好地揭示了当代军人的本质特征。

 

刘丹旗(右)冒雨在麻栗坡烈士陵园与记者(左)合影

 

刘丹旗(左)在老山作战纪念馆给记者(右)赠送他主编的《商海兵道》

来自江南水乡的1军自1984年12月初进入老山阵地至85年6月初撤离阵地,半年时间作战共击退敌军100余次反扑,歼敌5007人,毁伤敌火炮128门、军车65辆,缴获枪炮112支(门)。自身阵亡359人。 而作为主战部队1师宣传干事的刘丹旗用自己的鲜血和汗水,记录下了这段宝贵的、不容遗忘的历史。

三、袁熙——用生命和鲜血拍摄下勇士们的英姿

袁熙,一等功臣,甘肃庆阳人,1987年的1月7日,在老山前线那拉战场,兰州军区139师417团打响了一场震惊世界(代号“黑豹行动”)的拔点战斗,袁熙在这次战斗中不幸壮烈牺牲。

在这次战斗中,袁熙在弹片如雨的硝烟中抢拍了第一个将爆破筒塞入敌屯兵洞的爆破英雄,又记录下一位战士舍身掩护战友的感人瞬间……胶卷在相机中不断地推进着,计数窗显示到“30”。就在他刚要再次按下快门时,一发炮弹在他身边爆炸,强大的气浪把他抛起一米多高,弹片不仅切断了他的双腿,而且还嵌入了他的腹部。又一发炮弹在他附近爆炸,袁熙从昏迷中苏醒,照相机还在手中,他使足力气举起它,但他再也没能按下快门。战士们把他的遗体抬下来的时候,他的双手还紧紧地握住相机,眼睛依然睁着。

袁熙的摄影作品在全国100多家报刊发表。他在“1.07”拔点战斗中,主动要求到突击队参加战斗,他说:“我要用自己的生命和鲜血拍摄下勇士们的英姿。等凯旋后上大学,将来当一名摄影家。

 

袁熙烈士出征前(梁子摄)

 

战友们捐款为袁熙烈士修缮一新的坟墓

 

战友们捐款为袁熙烈士修缮一新的坟墓

 

 

 

袁煦在战斗中留下的珍贵照片

四、 柳军——他在战场只要相机不要枪

 

  柳军,1979年入伍,中共党员,毕业于解放军南京政治学院新闻系,研究生学历。现任解放军报社《解放军画报》编辑部副主任,主任编辑、大校军衔。中国摄影家协会理事,中国新闻摄影学会副秘书长,甘肃省摄影家协会副主席,甘肃省作家协会会员。

历任战士、班长、排长、副连长、指导员、团副政委,先后担任团、师、军、军区摄影干事、军区宣传部文化处处长、解放军图片社社长、解放军报社《解放军画报》编辑部采编组组长、《解放军画报》社社长等职。1985年至1987年参加了云南老山对敌轮战,曾跟随第一突击队参加突击拔点作战并担任战地摄影任务,战斗中积极抢救伤员,战后荣立二等战功;

1986年5月至1987年5月,25岁的柳军作为一个战地摄影记者、突击队员参加了对敌防御作战。他没有带枪,只带着相机。“发给我枪,但我没带。为什么?因为相机是我的武器!再说,如果我发现敌人,把相机放下,再拿起枪,我早就被打死了,枪对我——没用。”

柳军最近距离记录了云南前线大搏杀——他在40度的潮湿难当的猫耳洞里等战斗打响;他和第一突击队队员一起清晨偷袭对手阵地;被枪炮击中的那个叫李涛的战士离他只有几米的地方倒下;死里逃生回到工事看到三天前才拍过照的宋建平已经被打成筛子状他终于放声大哭……

战争记实组照《不要忘记他们》记录了战争的残酷,记录了战争中士兵的哀伤。这场战争让柳军坚定了这样的信念:战地摄影最重要的是尊重生命!他要拍对得起良知、对得起战友、对得起战争的照片!

有一个网站叫“燃烧的血”。谈话前,柳军建议我上去先看看。柳军拍摄的那些非凡时刻、那些惨烈瞬间仍在这个网上“燃烧”着。在这个网上伫足和留言的大部分是经历过那场战争的中年男人。他们说的话我已经很陌生了。

现在坐在我面前的柳军体面且干净,平静且淡然。只有当他说起老山、说起他的战友、说起他的西部时,那个一年没理发没刮胡子的热血柳军跃身一跳,燃烧了起来。他依然执坳,呼啸着,眼里全是血丝全是泪水……

 

 

 

 

 

 

 

 

阅读量:13680
网友建言
发表评论
评论人: 您还未登陆,不能发表。
文章评论:
 

版权所有:和平树下        工信部备案/许可证编号为:滇ICP备19000087号